【资料图】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通讯员 顾士刚 王啸)“老陈,我使用的印刷水稻播种机,首先人力成本上比你节省一半多;我每盘用的稻种量是1.2两,你的是1.5两;我用的是育秧棉比你用的育秧土保水性好,没有土传病害,机器插秧时不存在断垄缺穴现象……”5月14日,在睢宁县凌城镇优质水稻集中育供秧基地,种粮大户陈宏尚和睢宁县新升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潘跃各带领一群人在进行育秧“擂台赛”。
陈宏尚有17亩育秧地,现场有25人在育秧流水线上忙,他们在续盘、上土、接盘、运盘、摆盘等5个环节上各司其职;潘跃有30亩育秧地,现场只有12人,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自走式印刷水稻播种机,稻种、秧盘、基质土轻松进入育秧机内,一个个均匀整齐的育秧盘从自动播种机上传送到指定苗床上。
近几年,潘跃一直把陈宏尚作为追赶目标,2022年6月4日,陈宏尚的稻茬小麦亩产达到755.3公斤,这让种了十多年地、流转了1100多亩地的潘跃见识到了何为“农业现代化”。
“啥事都要讲科学,在今年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的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培训会和现场观摩会上,我了解到‘印刷播种技术’,之后我又到宿迁市、安徽宿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机器使用方法,回来后再教给大家。” 潘跃说。
截至去年年底,凌城镇25个村集体合作社、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面积近4.2万亩。目前,该镇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8台、联合收割机330台、乘坐式插秧机146台、无人植保机263台,基本满足该镇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求。
“种地选良种,还要用良法。从种子下地、田间管理到收获归仓,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操作,让种地省心又省力,我们农民也从‘会’种地转变到‘慧’种地了!”潘跃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